明军自温州城下受挫,虽只是一次试探性进攻,损兵不过百余人,且还是几个先登营加起来的折损,实际单拎出来并不算大。
若是算上明军此番入浙兵力总和,那就更微不足道了。
不过,这还是让杨恭大致摸清了温州城内清军的守备力量,保守估计城中的清兵起码也得有个几千人。
若是再加上征召的民夫青壮,估摸着上万都有可能。
上万人,别说并不都是清兵,就算全是清兵其实也不算什么。明军此番入浙的兵力可是有着三万之众,而且兵甲齐备,更有红衣重炮和天雷营助阵。
之前那福建巡抚吕犹龙麾下五万大军都被他们两万明军击溃,更何况这只有上万民夫清兵的温州府。
关键的问题只在于,这温州城中的清军守将居然是个有脑子的,跟他们玩起了龟缩战术,还大搞坚壁清野。
既如此,明军要想夺下温州城,要么就还按明军传统艺能,火炮加先登营,然后大军强攻一波带走。要么就选常规打法,直接围城围到死。
杨恭见罢,随即变换了思路,这温州守将明显有些脑子,自己若是强攻,也不是打不下来,但手头兵力并不宽裕,万万不可在一个小小的温州城下牵扯太多。
前者伤亡不小不说,也不利于明军在浙江的后续战略,至于后者,更是耗时甚巨,来时监国的命令很干脆,至少要在年关前后夺下杭州城。
否则,大明就有被清廷团团包围的风险。
想都不用想,这两个都只能是备选方案。
看着案上那副由枢密院绘制,略显抽象的浙江草图,杨恭不由皱起了眉头。
正思忖着,忽然,杨恭眼眸一亮(别问怎么亮的),脑子里却是蹦出一個大胆的想法。
温州城清军坚壁清野,龟缩不出,明摆着是要跟明军耗时间了。
虽说只要杨恭下定决心,付出些伤亡,也不是打不下来,甚至于他还可以按之前攻打福宁城那样,直接故技重施再来一波棺材爆破。
但棺材炮这东西好用归好用,却要配合穴地攻城使用,说白了就是穴地攻城的改良版。
真要挖起地道来,耗的时间同样不短,而且若是遇上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,哪怕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,也能轻易识破。
而监国给他的命令,是要他务必在年关前后,拿下杭州城。
呵呵。
既然温州城这边无论怎么打,都避不开伤亡大和耗时长的圈子,杨恭所幸直接不管温州城了。
之前泉州之战朱怡炅搞起了分兵打援,引诱伪清巡抚吕犹龙大军来攻,再于泉州城下一战尽灭其部。
致使整个福建都因此战落得无兵可用的困境,如此才有后面杨恭轻而易举横扫闽北各州府。
而今,杨恭却是要直接抄一手朱怡炅当初在泉州之战的打法。
不对,这不能叫抄,杨恭的想法还更加激进,既然温州清军不愿意出来,那他所幸就不管温州城了。
直接率领大军绕过去继续北上,至于去哪里无所谓,一应辎重粮草也可以全部在路上筹措。
杨恭只是想看看,自己都已经孤军深入了,这些浙江清军还能不能忍得住,若是这样都还按捺的住,那他也不会再客气。() ()
古有夏侯渊千里奔袭,横扫陇右,威震凉州,那他杨恭差点,就百里奔袭,强攻杭州城。
好家伙,这属实是一言不合就掀桌了。
不得不说,杨恭的想法已不是大胆了,而是非常大胆。
朱怡炅怕的就是被清军围困,杨恭倒好,直接主动跳入清军腹地。
不过,这却也符合杨恭一直以来所表现出来的性格,用兵最喜行险,之前台弯打杜君英也是,带着几百号人就敢去撵着人家几千精兵追击,还真让他追上了。
既然决定了,杨恭自然也没在温州城下继续浪费时间。
很快,杨恭麾下的第一军第一镇本部兵马先行出发,然后是后续的第二镇、第三镇和第四镇,护卫着辎重部队,分批迅速绕过温州府城,一路北上直奔台州府而去。
为了防止后勤粮道被截断,杨恭直接让辎重部队带上了所有的粮草弹药,仅仅只留下了第五镇剩余的三千军(两千军分驻平阳瑞安县了),还有于温州城下募集的那数千民夫青壮。
明军数万大军绕过温州府城往北,这一切自然也逃不脱温州总兵戴坤的眼睛。
只不过,初时戴坤以为明军这番大动作是为了围城,毕竟这时候攻城战,围城什么的非常常见,什么围三缺一那都是惯用伎俩。
尤其明军还是分批绕过去的,没有一股脑北上,甚至还留了一镇三千兵外带几千民夫于南城门,跟围困确实非常像。
然后,明军就不见了,戴坤猛然惊觉,除却南门留下的那三千明贼,西门北门东门,一个明贼都无。
这哪是要围三缺一啊!
那些先前绕过去的几万明贼都跑哪里去了?
总不会真的就不管不顾,一路北上了吧?
戴坤觉得非常扯,明贼前些天在城下的兵马虽没有二十万,但五六万也是有的,其中大半还是真贼。
如此大军,光兵力就是温州城内守军的数倍,加之明贼还有大小重炮数十门,火力是完全碾压温州城的。
若不是他早有准备,以巨石封堵城门,又大搞坚壁清野,提前做了各种部署,并且本人也在城楼鼓舞士气,亲自指挥军兵如何守城。
恐怕这温州城一天都守不了,明贼抵达的当天就得被破了。
只是,这城守是守下了,但他却是把明贼主力给看丢了。
戴坤心头焦急,总觉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,但他又不敢冒险出城攻击南城门的明贼军队。
生怕明贼主力其实就埋伏在温州城附近,只等着自己主力出城,便将自己一口吞下。
温州城这边,戴坤还在犹犹豫豫,进退两难,杨恭却是已然率领大军,携带着粮草辎重,绕过北雁荡山,兵锋进抵温台边镇宁溪镇。
没有半点意外,当看到一片红的明军,还有那杆象征九族消消乐的日月旗出现在了宁溪镇外,不论镇里的巡检司还是本地土豪,第一反应便是温州府失陷了。
要不然,这伙明贼怎么从温州府那边过来的。
于是乎,宁溪镇上到巡检司,下到豪强地主,全都果断投降了。
“下官(草民)恭迎大明王师!”
“粮食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