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化肥

    第三十九章化肥
    梁家村的人这几天已经准备起春耕的事宜。
    一冬天厚重的积雪覆盖在大地上,又经历过一场洪水。土层十分溼潤,甚至已经到了溼潤的不适合耕种的地步。
    但是这几天一直艳阳高照,将田地表层晒的有些板结,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干裂的纹路。村里人判断现在的地已经可以开始耕种,这几天纷纷带着农具和种子上山去。
    一场洪水让梁家村的人口减少了至少1/4,可是从城里回来的年轻人迅速补充了这一缺口,反倒比从前还要热闹。虽然都因为村里长辈或亲人的去世而感到悲痛,可生活还要继续下去,尤其不能误了耕种的大事。
    梁家村的土地零碎,上不了大型农机,最多也就是用一些半自动的机械,很多人干脆完全依赖人工,反正人均耕地也不多。
    隔壁的临山村就不一样,平坦的大块土地十分适合机械化。但他们的耕种活动还没有开始,因为土地乍一看是干燥的,其实下面还是富含水分,大型农机容易陷进去,还要再等土层更干燥一些再说。
    梁衔月家在梁家村其实是有土地的。他们一家搬到市里以后,这些地也不能荒着,最后都给了四爷爷家和三姑奶家种。
    三姑奶这些年也很少再上山,家里的土地连同梁康时给他们家种的那几块地,都是三姑奶的儿子杜凯一起在种。
    今年情况特殊,梁衔月家搬回了梁家村,众人也知道了粮食的重要性,对春耕十分积极。杜凯就特意来了梁衔月家,让他们把地拿回去种。
    梁康时其实不太想要那些地。那几块地在半山腰上,土质说不上好,即使精心照料产量也是一般。离家里还很远,平时去一趟要先骑十几分钟的自行车,然后爬一段山路。收获的时候更不容易,下山的小路又窄又陡,连独轮车都上不去,只能靠人力把一麻袋一麻袋的玉米扛下山。梁康时和甄敏都或多或少的有点腰伤,就是年轻的时候扛玉米累出来的。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贵妇人不解:“我从没来过安城。”
    于是梁康时对杜凯说:“我家那几块地也不多,一直都是你们家种着的,你们还是接着种吧,我有个朋友最近打算搬到梁家村来,我想跟着他做点小生意,种地恐怕也兼顾不上。”
    几个人忙活了一会,车上的东西都被卸到院子里。货车倒车离开了,梁康时问道:“还有多少行李没搬来,我开车和你一起回去。”
    杜凯走了没多久,梁静也跑过来问这几块地的事。四爷爷和四奶奶家里的地虽然不多,但是两个老人也种不过来,平时在村里还要雇两个人帮忙,怕误了播种的时间。
    梁衔月早在看见这几辆货车的时候就把车停下,易君更是猜出了他们的身份,让梁衔月摇下车窗,自己仔细打量着,好像要把那个贵妇人的模样印在脑海一样。
    “也快了,我们从你大姨家回来的时候顺路去看过他们夫妻俩,这几天他们就该陆续把行李搬过来了。”
    贵妇人追问道:“你确定是两个女人?”
    “行,那你们收拾好了打个招呼,我们给你送过来。”东西还都放在梁衔月的空间里,甄敏担心黄一峰突然需要,一时准备不好。
    黄一峰摸了一把头上的汗:“再等等吧,我这刚搬家乱糟糟的,也不急这一会。”
    “这样也不错,爸你还可以趁这个机会给咱们家多换些物资囤着,那黄叔打算什么时候搬过来?”
    梁康时知道自己不答应的话杜凯也不好意思白种他们家的地,于是点头同意:“成,到时候四叔家帮我们种的地也是一样,我们家就不留地种了。”
    梁康时微微一笑:“我们家月月真是长了个聪明的小脑瓜。你猜的都对,峰子是准备在梁家村开个小店,就打算把我们家旁边那个小超市租下来。村里人没有门路从市里搞来商品,可是需求并不会少,正好市里有商品的人缺粮食,峰子在中间搭这个桥,赚点辛苦钱,至少能保证他们夫妻俩在梁家村生活。”
    男人奇怪道:“刚刚有两个女的坐在车里一直盯着你看,我还以为她们认识你。”他语气一顿,“不会是原来16号别墅里的人吧?”
    贵妇人看起来心情不太好,但并没有对拦下车辆的门卫发火,而是耐着性子说道:“我们是要搬到16号别墅的新业主,已经和你们提前打过招呼。”
    门卫赶紧找出本子来:“是有这么一回事,不过我们有规定,我还得跟您要确认一下之前登记的姓名。”
    “走吧,月月。”那几辆车很快朝着小区内驶去,易君把视线收回。
    “我去接君姨吧,”梁衔月从院外走进来,“黄叔你先在这收拾一下,我看这些行李一时半会收拾不完,总不能这么摆在院里。”
    梁康时把对杜凯说的那一番话原样转述给梁静,梁静也爽快的答应了用粮食当地租的主意,梁康时收的粮食只是他交给两家种的土地的十分之一还不到,就是个象征意义。
    梁衔月也觉得这样安排很不错,既能解决黄一峰在梁家村没有土地的麻烦,也能解释自己家为什么不种地还能过得不错。
    现在他们年纪也大了,做这些体力活力不从心。再加上有了更好的选择,梁衔月海岛里的地还不够多?想开垦多少就开垦多少,只有种不过来的情况,绝对不存在土地不够。
    两家人都记着这份情,心里都想着秋天收获了要多给梁康时家一些粮食。今年二月末就播种了,说不定能收上两次粮食,到时候种一茬土豆再种些萝卜白菜,过冬的粮食也就攒够了。
    “至于我,”他接着说到,“我也要掺和一脚,不然咱们家不种地,却一直不缺粮食,那不是太古怪了?我和峰子也商量过了,将来的治安还不知道怎么样,一个人带着那么多货和粮食来往不安全,平时我们两个就搭伴去进货。”
    梁衔月在一边听到了全过程,等梁静离开以后问道:“爸,你是真打算和黄叔做什么生意,还是随便找个借口啊?”
    黄一峰犹豫了一下,他家的行李确实不少,现在什么都不好买,家里的东西他也不舍得丢,确实有些太多了,不大的院子里都快没处下脚。
    “那麻烦月月了。”
    杜凯听了就知道梁康时说的朋友是黄一峰,冬天的时候梁康时没少往交易市场上带村里没有的好东西,听说都是来自于这位有本事的朋友。
    “嫂子,你在安城有认识的人?”开车的男人问道。
    他不疑有他,答应道:“既然康哥这么说,那这地我就先种着。今年家里的地都准备种土豆,收了以后我给你拉来三百斤,就当是租地的钱了。”
    “没多少,就剩一点零碎的小东西,易君在家里打包,我开车一趟就带着易君一起回来了。”
    她把车开出小区的时候,门口正在放进来几辆厢式货车,一个中年贵妇人从货车后边的汽车上下来,她穿着过膝的长袖连衣裙,头上带着一顶宽檐帽。
    “齐明旭。”贵妇人皱了皱眉。
    梁康时老神在在:“你觉得呢?”
    梁康时夫妻俩去帮忙卸货和归置东西。甄敏见缝插针地问道:“老黄,你冬天让我们帮忙换的粮食,一会用不用给你送过来?”黄一峰冬天运来的日用品和调料这些物资,一部分被梁康时带到村里的交易市场上换东西,一部分他们自己留下用了,不过都是打算按市价折成粮食换给黄一峰的。
    今年梁静回家了,虽然她也不是什么种地好手,但也是个劳动力。梁静自小也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,种地虽然生疏了些,可小时候也经常去田里帮忙,他这一回来,四爷爷和四奶奶的压力减轻不少。
    “没错。”门卫退后两步,让几辆货车通过。
    梁衔月接到了易君,又帮忙把家里剩下的一点行李搬到了车上。
    黄一峰搬家花了两天时间,他雇了一辆货车帮忙运家具,自己车子上装着日用品,一起朝着两家村驶来。
    梁衔月分析道:“虽然现在世道变了,可黄叔以前做生意有点人脉,倒腾点东西确实是个商机。而且他没地可种,想要在村里生活就必须要想办法养活自己。这么说来,黄叔应该是有在市里和梁家村之间倒腾些日用商品的打算。至于你,我哪知道你是怎么想的,反正我空间里有数不完的活要做,不会让你闲着的。”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“是啊,看着像母女。”
    贵妇人并没有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:“不必管她是谁,也可能是小区里其他的业主,看到我们有些好奇。这别墅的原主人是一对夫妻,没有孩子。这家人是个绝户的,无牵无挂,要不是怕他们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事来,明旭也不会想办法去年冬天就把手插到安城来给这两个人安排工作。不过我听说这两个人在避难所解散之后都拒绝了调到其他岗位去,好像是投奔哪里的亲戚去了。”
    开车的男人也说道:“这套别墅是我看中的,要放在原来的时候,这栋别墅的位置在小区里不算好,有些太偏僻,离大门也远。现在缺点反倒成了优点,就是要僻静点才好,不惹眼。”
    说起这个贵妇人就拧起眉头,这就是她一来到小区门口看到周围环境就不高兴的原因:“可是明昇你没说这别墅区对面是几个高层住宅。”
    叫做齐明昇的男人辩解道:“嫂子,是有几个高层,但是又不遮我们的阳光,没有什么影响。”
    贵妇人心里暗道了一句蠢货,丈夫的这个弟弟脑子一点都不灵活,难怪只能靠哥哥的荫蔽做点生意,走不了官场这条路。
    但她还是轻声细语地说:“我是想着,那边视野开阔,居高临下,不是一下子就看到我们这里的情况了吗?而且据我所知,安城的电力还没有恢复吧,我们这个别墅区怕是家家户户都有发电机,晚上通明的灯火可藏不住,对面的人爬几十层的高楼时,难免要想到对面的我们,心里生出怨恨来。”
    贵妇人挑了一点指明,心里想得更长远。没水没电的高层住宅还不如一座孤岛,爬上爬下就能要了半条命。长久下去,有能力搬走的都会赶紧离开,空置的房子极速贬值,最后变成一个大型贫民窟,住进来的都是条件最差的人。把别墅区放在贫民窟对面,还让贫民窟能把别墅区业主的舒适生活尽收眼底,是嫌冲突还不够激烈吗?
    齐明昇愣住眨了眨眼,他倒真没想到这一点。可是东西都拉来了,恐怕也不会有位置更好的别墅等着他们。“那、那我让人把院里的围墙再加高一点?”
    贵妇人还没说话,车子已经到了16号别墅门前,她不想再和齐明昇这个蠢货多费口舌,先把车门拉开,让后排的两个孩子下车。
    其中的女孩看上去十四五岁,她一看到矗立在面前三米高的围墙就瞪大了眼睛:“妈妈,这也太丑了!怎么把院子弄成这样?”
    她扭头撒娇:“我们非要搬家吗?我还是喜欢能看见海的家。”
    贵妇人安抚她:“露露听话,你爸爸的工作调动到这里,所以我们才搬家的,如果你不喜欢这些墙,将来可以在墙边种上花藤,把它变成一面漂亮的花墙。你和小鑫比一下,看将来谁种的花墙最漂亮。”
    她没有和孩子讲那么多。其实齐明旭是想尽办法才调到了安城来,为此还降了半个职级。至于原来能看见大海和日出的家,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被掩埋在一片汪洋之下。不过丈夫还年轻,现在时局又动荡,不会缺少出头的机会。
    从车上下来,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男孩想也不想的拒绝:“我不要种什么花墙。我想要刘阿姨陪我玩,刘阿姨什么时候来?”
    贵妇人柔声解释道:“刘阿姨不会和我们一起来,以后妈妈陪你玩好不好?”
    外人都不可信,以后家里家外的事她只能事必躬亲,一想到要处理刚搬新家所带来的一系列繁琐事务,又要看顾两个孩子,她的心里就生出一股烦躁来。
    都怪这些可恶的天灾!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梁衔月把易君接到梁家村以后,一家人又帮忙好好收拾整顿了一下黄一峰在梁家村的新家,一直到太阳快落山才回到自己家。
    回到家以后,梁衔月和甄敏也没闲着。他们来到自家厢房,收拾起放在里面的杂物。
    “你黄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取粮食,我看还是把放在空间里他的那一份粮食拿出来,免得遇上你不在家的时候,我们没法交代。”甄敏一边把放在墙角的几块木板拿起来一边说。
    那几块木板刚被抬起来,底下就有好几团看不清是什么东西的肉色生物窜了出来,吓了甄敏一大跳。她反应过来以后,立刻顺手抓起手边的东西掷过去。
    那东西跑得不快,竟然真被她砸中了一只。
    梁衔月上前去,随手捡了根棍子扒拉几下,倒是没认出来这被砸扁的肉粉色生物是个什么东西。
    还是甄敏走了过来,一眼认出那条尾巴。
    “厢房里怎么招了老鼠?还是出生没多久的小老鼠。”甄敏发起愁来。
    这小老鼠虽然乍一眼看上去是肉粉色的,但是身上的毛已经在变黑,至少出生也有一周多,算算时间应该是洪水之后才跑到厢房里去的。
    “冬天这么冷,竟然都没冻死这些老鼠。”梁衔月抱怨道。
    甄敏走向厢房里放粮食的架子:“不知道这些老鼠有没有糟蹋粮食。”她把架子上垒好的大白菜一个个拿起来翻看,倒是没有见到老鼠咬过的痕迹。
    原本这些大白菜都是放在地窖里的,洪水来过之后地窖里浸了水,到现在还没退。幸好大白菜被梁衔月早早的收了起来,这几天才放到厢房里。
    看来这厢房暂时也不能再放食物了,小老鼠跑了好几只,大老鼠更是连眼都没见着,必须得把老鼠彻底解决以后才敢在这里放东西。
    “月月,去拿点老鼠药来。”
    梁衔月一闪身进了空间,来到储藏室。她没有直接在货架上乱翻,而是先去找了甄敏编好的货架名目小册子。
    翻过几页以后,找到了老鼠药的字眼。和老鼠药放在一起的还有杀虫剂和蟑螂胶饵。
    梁衔月取了老鼠药回到厢房,甄敏已经找来不要的旧搪瓷盆和干玉米粒,准备把老鼠药拌到玉米里。
    很快梁康时也来帮忙,和梁衔月一起把厢房里堆放在各个墙角的杂物收起来,让甄敏把老鼠药洒在墙边。
    他们仔仔细细的检查过各个墙角,没有发现老鼠洞。
    “老鼠是不是从门口溜进来,在屋里下了崽。”梁衔月猜测道。她很多年没碰到老鼠窜进家里的事了,居然还在房间里生了一窝鼠崽子,真是够嚣张的。
    “发大水把老鼠窝给淹了,老鼠就跑进屋里了。”梁康时在屋里转悠,他和甄敏不约而同地做了一样的动作,把每个大白菜都拿起来看了看。“白菜虽然没被咬,还是得把外面的菜叶都扒了扔掉,免得被老鼠爬过。”
    甄敏环视厢房,拍板决定道:“这些老鼠必须得清理干净,不然厢房也不敢再放粮食。等老鼠药把老鼠毒死以后,老梁你把门槛做高一点,窗子也蒙上细铁网,我就不信老鼠还能打穿水泥地再跑进厢房里。”
    因为怕从哪里再窜出老鼠来糟蹋粮食,最后梁衔月干脆把属于黄一峰的粮食放在了客厅里,反正也可以借口说洪水来过以后地窖被淹,没有地方放才放在这里。用不了几天黄一峰就会把这些粮食搬走,暂时放在客厅里也不碍什么事。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同一时间,万翠来到家里存粮的小屋,晚饭她打算熬一锅白萝卜丝汤,家里只有三个人,一整个大萝卜吃不完,于是万翠仔细挑选着小一点的萝卜。
    随着她的拨动,一些黑色的颗粒从架子上滚落下来,万翠脸色一变,这不是老鼠屎是什么!她赶紧搬起其他的粮食,发现有半袋玉米面被老鼠咬了一个洞,一大把浅黄色的玉米面漏了出来。
    粮食招老鼠了!万翠把这袋玉米面放在一边,吃又不敢吃,丢了还心疼。这时候万翠心里想到:要是家里还养着鸡就好了,人不敢吃还可以给鸡做饲料,不会浪费粮食。
    只是几个卖鸡苗的地方她都去打听了,鸡苗现在抢手着呢,要先付粮食做定金,还要排队。万翠一看单子上的人都排到五月去了,也没交这个定金,想着说不定在别的地方能买到。
    万翠把买鸡苗的事先抛到脑后,赶紧看看其她粮食有没有被老鼠糟蹋。幸好她发现的及时,除了那半袋玉米面儿以外,也就两个萝卜被啃出了几个大洞。
    架子上还放着几袋米面,是冬天的时候用家里的玉米和政府派下来收粮的人交换来的。洪水来的时候万翠特意和梁何把这几袋米面搬到了最高处的架子上,最后果然没有浸水。
    因为嫌搬来搬去麻烦,这几袋米面一直就放在高处。万翠瞄了一眼那一整袋面粉,在心里估摸着自己能不能搬得动。她右手有两个手指只有一半指节,抓握没有力气。
    就在她朝着架子上伸手时,梁何从外面跑了进来。他隔着窗子看见万翠要去那最高处的沉重面袋子,嘴里“啊啊”地喊着跑过来。总算在万翠把面粉取下来之前叫住了她。
    梁何指了指自己,站上了万翠刚才站在凳子上,示意要他来拿。
    等他小心的把面粉取下来以后,万翠又让他把架子上其他的东西也搬下来。
    梁何疑惑地看着她。万翠解释道:“屋里有老鼠进来,啃了两个萝卜。我看看上面的粮食有没有被糟蹋。”
    梁何这才老老实实的搬东西,万翠一边检查一边问道:“化肥厂那边有消息吗?”
    梁何摇了摇头。
    万翠骂道;“这个缺德的化肥厂老板,这样的黑心肝就该烂掉!”
    眼看着马上就要春耕了,化肥也是不能少的。梁家村附近就有这么一个小型化肥厂,虽然已经停工近半年,但是仓库里依然积压了大量化肥。
    可是梁家村村民找上老板想要购买化肥的时候,老板却坐地起价,一斤化肥他要收五斤的粮食,钱他一个子都不收,只要粮食,不然就不卖给梁家村的人。
    要知道一亩地差不多要一百斤的化肥,地力不好的情况下还要更多,这种子刚下地,收成还没个影就先倒扣掉五百斤粮,这是把他们村的人当软柿子捏呢!
    梁家村村民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,他们把化肥厂老板的家围上了。
    其实什么也没做,只是站在院外吓唬吓唬他。梁何刚刚就跟着去了,也算是凑个人头。
    “他肯定是记恨我们曾经去他的厂子抗议过。”梁何不会说话,肢体动作也不怎么多,万翠已经习惯了自顾自的说下去,“他的厂子污染那么大,把咱们的井水都搞得变了味,还不让我们说话了?”
    梁何只在一边点头,拿了块石头在地上写字。【下午我还去。】
    万翠又有点心疼他,这天气倒不算太热,二十几度的气温还挺舒服,就是太阳没有一天是不晒的。天上一片云彩都没有,高高的太阳从早上挂到下午,梁何才去了一上午,脖子晒出一个天然大V领来。
    就在这时,院里有人喊万翠的名字。万翠跑出去一看,是和梁何一起去化肥厂老板家的邻居。
    邻居喜笑颜开地对她说道:“能换化肥了!三百斤以内只要钱就能买,超过三百斤就要拿粮食换,什么粮食都行,一斤换一斤。”
    万翠一愣:“那缺德老板害怕了?”
    “不是,”邻居解释道,“那老板报警了,警察来了解过情况以后,把这件事报上去,市里来的人不知道和老板说了什么,就能换化肥了。”
    万翠一脸鄙视:“他这还是怂了,我就说政府是向着我们农民的,没有我们种地城里人吃什么!”
    她转身喊梁何:“把家里剩下来的几袋玉米收拾出来,下午我们就去换化肥。”
    她想了想又问道:“梁何,上午去老板家的人里有没有康子哥他们家?”
    梁何回忆了一下,摇摇头。
    “那他们家可能还不知道这个事,我去告诉他们一声。”就像邻居来告诉万翠一样,村里的很多事都是口口相传。关系好的人家之间互相提个醒,免得错过了重要消息。
    万翠来到梁衔月家的时候,正好看见他们在把厢房里的东西往外搬。
    “这是咋了?”万翠心里划过一个念头,不会是……
    果然听见甄敏说:“厢房里进老鼠了,还下了一窝崽。打算先把东西收拾收拾,把老鼠抓到再说。”
    万翠一拍大腿:“我家也进老鼠了!毁了我半袋子玉米面,还没见到老鼠的影子。回去我得拿农药拌着土豆,赶紧把这老鼠给弄死。”
    梁衔月听了说:“婶子,我这里有老鼠药,你拿回去一袋吧,农药效果不一定好。”
    万翠也是消灭老鼠心切,不然用不了多久家里那些粮食都能被糟蹋个遍。这些老鼠这里咬一口那里刨个洞,吃得不算多,可是只要沾过的食物她都不敢吃,这浪费可就大了。
    “那我就先拿着了。”万翠不好意思的说,“家里好久没老鼠了,也没买老鼠药。”
    “对了,我这次来是想告诉你们一声,可以去咱们村旁边那个化肥厂换化肥。”万翠仔细重复了一遍邻居告诉她的话。
    “那可真不错,万翠,多谢你来告诉我们,要不然我们家还不知道呢!辛苦你跑一趟。”甄敏[gǎn]谢道。
    “没事,也没多远路。”万翠摆了摆手,“那我就先回去了,家里晚饭还没做呢。”
    他们家把地给四爷爷家和杜凯种的事,万翠还不知道。不过即使没地,换点化肥也没什么稀奇的。院子里有菜地,门前屋后也能开出几块地来,化肥买回来总有用得上的时候。
    梁衔月还真的需要不少化肥。前几天空间里刚收的那一茬土豆,因为没上过肥,产量就不怎么高。
    她和父母商量:“我们拿什么粮食换?”他们肯定是不止需要三百斤化肥的,越多越好。反正化肥只要保存得当,可以放上很多年效果也不会减退。将来还不一定能买到化肥,不如趁现在多囤一点。
    甄敏对家里的存粮最了解:“傻子才用大米白面去换化肥,要我看,海岛里刚收上来的土豆有八百多斤,咱们也吃不完这么多,拿出七百斤去换化肥,加上用钱能买到的三百斤,能换到一吨的化肥。”
    家里除了大米白面多一些以外,冬天在交易市场换来的玉米粒都粉碎留做鸡饲料,暴雪前买的两麻袋土豆和红薯,一半做了种子种在了海岛别墅后面的农田里,一半早就被一家人吃光了。眼下只有土豆成熟,红薯还需要半个月才能收。
    他们一时半会倒是拿不出大量的粮食去换化肥,除非愿意把家里的米面拿到村里跟人换玉米。
    经过上一个冬天,梁衔月先是拿出大米到交易市场上换了村民的农产品,陆陆续续花出去三百斤米,又补偿给愿意把换来的汽油让给她的人家近一百斤大米,还有黄一峰冬天从市里运过来的物资,有用得上的他们家就自己留下,折成米面换给黄一峰,最后,这一冬天家里还添了两张嘴,米面的消耗速度有些超出他们的预料。
    虽然眼看着至少四五年内,还只需要担心米面这么久时间会不会变质,暂时还不用发愁够不够吃的问题,但梁衔月已经准备谨慎一点消耗,尽量少拿出来与人交换,也是担心别人生疑他们家怎么有这么多粮食。
    “暂时就这样吧,一吨的化肥也很多了。”她衡量片刻,做出决定。
    “那个化肥厂老板虽然不能按他以前定的比例收粮食,但他那个化肥厂存货不少,这下也能赚得盆满钵满。”梁康时突然感叹道。
    梁衔月想了想,觉得未必是这样:“既然政府插手了,就不会看着他个人囤那么多的粮食,再说他人品一看就不怎么样,明摆着是要囤积居奇。我猜是政府给了他别的好处,把他的化肥存货换过来,我们的粮食该是交给了政府才对。”
    甄敏觉得是这个道理。“确实,市里现在不还每天都发一顿救济粮,不从农村收粮食根本就不够吃的。”
    “农村的粮食也差不多没了。”冬天拿来换煤和生活物资用去了村民不少存货,再拿不出多少来了,剩下的还要用来度过从春耕到秋收之间的日子。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第二天,梁康时和梁衔月带着一后备箱的土豆去化肥厂换粮食,一起跟着的还有黄一峰。
    他倒是不种地,只打算在家里院子里开一块小菜地种点蔬菜,用不了多少化肥。一听说梁衔月家有意去换化肥,他也跟着来了,反正不超过三百斤的部分可以直接用钱买,不买白不买。
    到了化肥厂一看,负责发放化肥的果然不是原来的化肥厂老板,看着就像是政府的工作人员。对于这个【一家人买三百斤以内的化肥不需要粮食】的规定管理十分宽松,梁康时就见到不止是一家人把自己家尽量拆开,老两口是一家,小两口是一家,这样就能用钱买六百斤化肥。
    工作人员也是知道的,也没去管。就算没人愿意来买化肥,他们也得想办法把化肥发下去,粮食歉收不仅是村民的损失,也是所有人的损失。
    随着化肥一起到手的还有两包种子,梁衔月把其中一个扁扁的袋子拿出来,这种子包装上没有什么图案,只有四个简单的大字:高产丝瓜。
    剩下的种子包装更简陋,或者可以说,根本就没有包装,就是拿塑料袋装了一下,里面是一些看起来像生姜的东西。
    发高产丝瓜的种子还可以理解,丝瓜本来就是亩产量极高的蔬菜,照顾的好一亩可以收上超过万斤丝瓜。但是这个姜是怎么回事,调味料也不是什么必须的东西。
    梁康时从袋子里掏出一个团在一起的生姜仔细看着:“我觉得这东西不是姜种子,我应该是在哪见过,让我想想。”
    还没等到他想出来,另一边已经有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向大家介绍刚才发下来的种子。
    先讲了丝瓜种子,在场的都是农民,不至于连丝瓜都不会种。工作人员只简单介绍了几句,重点指出来丝瓜在结果盛期时需水量大,让村民们可以把用过的生活用水浇在丝瓜地里。将来种出来的丝瓜自己吃不完,政府会定期派人下来收。
    梁衔月听见旁边有人奇怪的嘟囔了一句:“这有什么好嘱咐的,洪水刚过,井水都快冒出来了,还用得着把什么生活用水倒菜地里,城里人就是环保意识强,懂节约用水哈!”
    现在倒是不缺水,以后未必。梁衔月在心里嘀咕道。
    接下来轮到了那个疑似是生姜的种子,工作人员的介绍这个种子原来叫做【洋姜】。
    洋姜只是长得像姜,和姜的味道千差万别。别看它名字里带着一个姜字,其实学名叫做菊芋,从生物学分类上和姜几乎没有什么关系。
    它质地脆嫩,口感脆爽,因为富含淀粉,所以尝起来有一种甜味。
    梁康时想起来了:“小时候我吃过洋姜做的咸菜,咱们家倒是没种过,不过我听说它露出地面的地方长得跟向日葵似的。”
    刚刚仔细听讲的梁衔月点头:“人家说洋姜是菊科向日葵属的。”
    那边工作人员继续说道:“洋姜耐寒耐旱,生命力极其顽强,对土壤要求不高,而且是多年宿根型草本植物。
    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我们一次播种以后,洋姜就会迅速繁殖,可以达到每年20倍的繁殖速度。在零下40度甚至更低的低温中,埋在地下的块茎仍然不会彻底死亡,第二年还会再长出来,遇到极端干旱的情况,产量会降低,但同样不会死亡。
    乡亲们把洋姜带回家,可以种在院外平时不种菜的地方、甚至是路边。将来就能收获地下的洋姜,地面上的新鲜茎、叶还可以做饲料。
    不过要注意的是,洋姜要种在沙地上,种植之前最好先铺一层沙子。”
    工作人员仔细讲解过后,大家都对这个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洋姜种子十分感兴趣,大多数村民都准备试着种上一些。
    等人群散去以后,旁边的另一个工作人员问道:“你觉得推广种植洋姜能缓解粮食危机吗?”
    刚刚讲解的工作人员沉默了一会儿,耸了耸肩:“上面也没指望一个洋姜能解决问题,主要还是看中它防风固沙的效果。”洋姜的根系十分发达,西北地区的防风固沙工程,有一部分就是依靠种植洋姜。
    刚才发问的工作人员点头:“这一个冬天过去,植被毁坏太严重了。”
    整个市里几乎找不到一棵完好的行道树,农村附近的山坡一片一片的秃掉。以后的气候再恶化下去,能存活下来的树木会更少。
    “但愿推广种植洋姜能起到一点效果吧。”
新书推荐: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: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,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,你是认真的吗?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?游戏开始! 皇帝宠臣?不,我一身反骨! 扶桑剑心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