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章

    第九十四章
    康庆元年三月二十七日是个晴天,正午时分,一艘沙船顺顺利利停泊在通州码头。
    总算到了,站在船头的曹延轩松一口气,沉稳地走过跳板,回身相候,护卫首领把宝哥儿妥妥当当地抱下来。
    周红坤率先下船,在码头张望一番,发现右侧数十米外有个写着“曹”的牌子,过去和候在旁边的人说了半晌,喜滋滋地回来,“老爷,我们府里的人到了,等了五日了。”
    果然,一个人过来请安,“七爷好,小的是府里的贾三,给七爷请安。”另一个行个礼便走,走的要多快有多快。
    曹延轩问了两句“大老爷可在府里,六爷如何?”便回头吩咐自己人“下来吧,小心些,最后再般东西。”
    通州距离京城数十公里,紧靠京杭大运河,历来是天南地北游客进京的第一落脚地,商铺林立,客栈遍地,码头排满进出的船只,繁华就不用说了。
    贾三提前包下的客栈不大不小,空了三日,就待曹延轩一行来了。掌柜的经验十足,西府的人一进屋,热水和香喷喷的饭菜就送来了。
    可算脚踏实地了,纪慕云伸开胳膊,在厢房里走来走去,绿芳几个不像她以前坐过船,一时间适应不了平地,有的扶着墙,有的走路像鸭子,免不了互相嘲笑。
    短短二十日,媛姐儿连吐带没胃口,整个人瘦了一圈,宝哥儿也蔫头耷脑,只有什么也不懂的昱哥儿依旧活蹦乱跳。
    正在堂屋打拳脚的曹延轩带着宝哥儿迎出去,厢房里的纪慕云听见了,在窗边悄悄张望:一个陌生男子和曹延轩四手相握,神情激动,自然便是曹六爷,曹延吉了。
    她想了想,对石妈妈说:“晚上妈妈跟着孙氏去吧。我们是新来的,昱哥儿又小,若有什么事情,让一让便是,不必斤斤计较。”
    曹延吉便答:“听到你的信儿,拔腿就赶来了,早就饿了。”边迈上台阶,边朝儿子挥手:“跟你姐姐弟弟玩吧。”
    落日时分,一行人到达位于京城阜成门的一所府邸。
    “小样儿!”曹延吉话里带着京腔,摸摸昱哥儿脑袋,从衣袋拎出一个木匣子给孙氏,“给小十五戴着玩吧。”
    此刻曹府开了侧门,曹延轩一行由曹延吉带着,一路行到内院一个挂着“竹苑”的院子前。
    “把咱们的东西摆上吧。”她吩咐,抱起儿子,“晚上要见人啦,娘给你打扮的漂漂亮亮。”
    前朝年间,曹家在京城另有住宅,今朝改朝换代的时候,□□登基,不少官员坏事,罢免的罢免抄家的抄家被贬的被贬,不得不把宅子卖掉。
    曹延轩爽快地答应,“那好,一会见”。
    “七弟,老地方。”曹延吉兴致勃勃地,“你洗个澡,换身衣裳,到外面来,爹等着给你接风呢!”
    她第一次见他骑马,腰背挺直手握缰绳,不像个读书人,倒像个常在外面行走的游商了。对了,记得他说过,母亲去世之前,外出游历过两回。
    这个时候,叙情谊其次,交换消息才是第一位的。
    目送媛姐儿一行进了对面的屋子,纪慕云收回目光。目前为止,曹家曹延轩一辈七位兄弟,她见过四位,性格有不同,都是热情、面善之人。
    众人齐声答应,搬箱笼的搬箱笼,点数的点数,分屋子的分屋子,乱哄哄一片。
    昔日曹延轩在京城住过,便是住在这里,看一看便说:“宝哥儿跟我,媛姐儿在东,昱哥儿在西,身边的留下,其余的,住到外面群房去吧。”
    曹延吉比曹延轩略矮,也胖了些,眉目间和曹延轩有七、八分相似,一看就是血亲兄弟;身边立着一位十二、三岁的少年,高高瘦瘦,好奇地打量着宝哥儿,应是曹延吉的嫡长子博哥儿。
    竹苑是一处坐北朝南的三进小院,绕过刻着五福临门的影壁墙,迎面便是五间带耳房的正房,东西三间带耳房的厢房,再过去是后罩房。院中种着一棵香樟树,树下有石桌,花圃种着茉莉和月季,角落生着两棵翠竹,取“竹苑”之意。
    阜成门芝麻胡同的府邸是原来一位御史的祖宅,占地二十余亩,有花园有亭子,曹家家主只花了八千两便买了下来,不可谓不值。说来幸运,过了十余年,隔壁官员告老还乡,消息还没放出去,曹家就近水楼台,从邻居手里把房子买了过来。
    也是因为这个,数十年前东府西府分家的时候,不约而同地想要京城曹宅。说来说去,两边都不让步,又不愿伤了和气,只好商定,金陵宅子隔着一道墙,各住各的;京城府邸为东府西府共有,谁在京城做官、备考,便住进去,一应开销有两个府邸均摊。
    昱哥儿歪着小脑袋,用小眼睛瞧他,扭头去找自己父亲“爹爹!”把众人都逗笑了。
    沿途看见两批官眷,伏在窗边的纪慕云再一瞧,远处曹延轩骑着一匹黑马,和堂兄并肩而行。
    石妈妈满口答应,“姨娘放心。”到一旁吃带来的点心,茶却不敢多喝:这一去,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吃晚饭。
    宝哥儿和博哥儿以世家子弟特有的矜持互相见礼,一个喊“八哥”,一个叫“十一弟。”
    话是这么说,毕竟在嫡母孝里,纪慕云把昱哥儿洗得干干净净,重新梳了头,挑一件湖蓝色兜衣穿上,搭配宝蓝色素面比甲和新做的鞋子。
    进了西厢房,纪慕云游目四顾:堂屋挂着一幅山水画,一水黑漆桌椅;南屋卧房有一张小小的填漆床,官绿幔帐,新糊的雪白窗纸;北屋临窗摆一张书案,书柜里有几本常见的书,另一边是一张罗汉床,两侧耳房略小些。
    孙氏抱着昱哥儿道谢。
    兄弟两人拍着肩膀,都很激动,看得出感情很好。之后两人互相招呼儿子:“还不快叫七叔/六伯!”又说:“宝哥儿都这么大了/博哥儿长个了”
    曹延吉看看恭恭敬敬的媛姐儿,惊讶道:“这么高了?”又逗逗昱哥儿,指着自己鼻子“知道我是谁吗?我是你六伯!”
    不多时,曹延轩进屋来了,纪慕云忙说:“您吃了没?饭菜还是热的。”
    之后家主把两个宅院中间的墙壁打掉,请人画了图把宅子重新修缮一番,正院之外,单独砌了若干小院子,种树修园,挖了个小小的湖泊。这么一来,曹府颇为美丽,不少比曹家显赫的官员,在京城的宅子比曹府差得远了。
    木须肉、京酱肉丝、烧大黄鱼、炒合菜、溜豆腐,标准的京菜。曹延轩看一眼就笑了,“你带着昱哥儿吃吧,我等一等六哥。”
    曹延吉,堂兄弟间排行第六,东府大老爷第六个儿子,庶子,举人功名,今年三十三岁,和曹延轩是同一年生的。
    归途曹延轩兄弟骑马,博哥儿带着宝哥儿媛姐儿一辆马车,纪慕云带着昱哥儿一辆马车。官道平坦宽阔,两侧栽着树木,行人络绎不绝,给人一种“天子脚下”的感觉。
    说话间,媛姐儿带着由奶妈抱着的昱哥儿也上前见礼。
    一顿午饭吃到酉时,京城曹府的马车到了驿站,曹延轩兄弟才从屋里出来,也不多说,招呼“收拾东西,动身吧。”
    如今京城曹府辈分最大的是曹延轩嫡亲伯父,东府大老爷曹慷,在京任工部侍郎。
    昱哥儿得的东西里面,曹延轩带回来的羊脂玉生肖玉佩是最好的,不过,太招摇了些,她挑了曹延华洗三宴给的雕猴子捧桃银锁片,给昱哥儿戴在脖颈。
    又把自己的小厮留下:“你,在这等着七老爷。”
    曹延吉是下午未时到达驿站,一进院子就高声喊道“七弟!”
    待两位长辈进了正屋,院中媛姐儿几人互相看看,媛姐儿笑道:“请八弟到屋里喝杯茶吧”。博哥儿斯斯文文地道声“极好,有劳六姐姐。”
    曹延吉又给媛姐儿宝哥儿见面礼,曹延轩也赏了博哥儿一个玉扳指,之后指一指正房,问“吃过没?等着你呢。”
    待曹延轩梳洗一番,到屋里来接儿子,纪慕云一瞧,便高兴起来:他穿着生辰时自己做的宝蓝色镶翠竹襕边长袍。
    “这身衣裳真鲜亮。”左右无人,她狡黠地眨眨眼,低声问“不知出自何人之手,把七老爷衬得玉树临风,风度翩翩?”
    曹延轩和她耍花枪,学着戏文里的口吻,“啊,小姐莫要声张,那绣娘乃我心爱之人,若人人来讨,我可如何是好?”纪慕云抿嘴笑,替他整理领口衣襟。
    玩笑几句,曹延轩说“八成回来的很晚,你自己吃吧”,带着昱哥儿,汇合了宝哥儿媛姐儿走了。
    一时间,院里清静下来,令纪慕云有点不习惯。
    西厢房只有三间,比双翠阁少了宴客和针线的地方,还得留一间给昱哥儿,要不然,让昱哥儿和孙氏住在卧房边的耳房?可那样一来,净房就没有了。
    纪慕云迟疑着,把堂屋里的四把高脚椅摆在一张矮几旁,放上果盘和一套豆绿茶具,便是小小的宴会处。之后她指挥丫鬟把被褥和坐垫铺好,挑选箱笼里的花觚、绣屏、香囊和自己的画卷,把三个房间装点起来。
    绿芳匆匆进来,把她拉到隔壁,左右看看:“姨娘,屋子不够,我们只能住倒座了。”
    竹苑和西府双翠阁一样,一排五间坐北朝南的正房后面,建着一排稍小的后罩房。双翠阁后罩房共有六间,丫鬟仆妇每人一间,后来人多了,小丫鬟便两人合住一间,始终舒舒服服。
    纪慕云明白了,“可是程妈妈?”
    绿芳点点头,小声说“后罩房共八间,左边是净房,右边是通道。程妈妈占了中间的,乔妈妈连妈妈各一间,宝少爷身边的桂芬秋实带两个小的各一件,小蝶小雀一间,剩下三间,程妈妈说给六小姐身边的人。”
    桂芬秋实是王丽蓉身边的一等丫鬟,已经嫁了人,由王丽蓉安排着,依然在宝哥儿身边服侍。小蝶小雀是陪宝哥儿玩耍的小丫头。
    这么一算,纪慕云身边的人只能住倒座了。
    倒座房依进门围墙而建,坐南朝北,夏天晒冬天冷不说,外面有人经过就吵得睡不着,关键和正屋隔着垂花门遥遥相对:出门就是主子眼皮底下,谁能自在的起来?
    不像后罩房,和院子围墙有一段距离,有花圃有空地,可以算个袖珍院子了,平日做什么,主子也看不见。
    换成简朴些的人家,统共就一个院子,公公婆婆住正房,儿子儿媳女儿住后罩房,东西厢房做书房和库房,下人住倒座房,照样过日子。
    纪慕云问:“六小姐身边的人住进去了吗?”
    动身之前,于姨娘知道媛姐儿可能会在京城挑选人家,把自己身边能干忠心的三等丫鬟红棉给了女儿。这么一来,媛姐儿光丫鬟就七个,还不算仆妇和管事妈妈。
    绿芳答:“方才六小姐沐浴更衣,奴婢不敢打扰,和六小姐身边的夏竹说了,夏竹姐姐说,和我们一边一间,倒座房分着住。”
    媛姐儿还是知情义的。
    纪慕云戳戳绿芳脑门,没好声气,“六小姐是娇客,哪能让六小姐身边的人受委屈?你现下就去,把倒座房占上,后罩房留给六小姐。”
    还好还好,姨娘没被老爷的宠爱冲昏头脑,绿芳松了口气,高高兴兴走了。
    过一时,陌生丫鬟端了晚饭来。莺歌接了食盒,挽着那丫鬟的胳膊送出去,“姐姐长姐姐短的”说起话来。
    纪慕云着实饿了,便坐在炕桌边,菊香打开食盒,愣了一下,嘀咕些什么,她有些奇怪,“怎么啦?”
    待饭菜端到面前,纪慕云便明白了:一碟酱瓜鸡脯肉,一碟香菇烧豆腐,小小一碟黄瓜丁拌花生米,一碗白米饭,一小碗蛋花汤。
    一句话,还不如纪慕云刚进西府的时候。
    以往纪慕云的菜肴又多又好,随便用些就给丫鬟分了,菊香吃香喝辣,嘴巴也高了,现下垂头丧气:纪慕云吃这些,仆妇的饭菜就不用指望了。“姨娘,包袱里还有酱菜和肉脯,给您切些?”
    纪慕云安慰地拍拍小丫鬟胳膊,“京城居,大不易,是书上的话,这么大一个府邸,开销可比家里高多了。入乡随俗,知道吗?”
    菊香扁着嘴,“姨娘,我明日去打听打听厨房在哪里。”
    纪慕云是个大方细心的主子,菊香负责提饭的时候,纪慕云私下给了500钱,让她和厨房的人混熟了,要菜要汤的时候不要小气,又教菊香记账“用完再来拿”。
    一来二去,菊香在西府厨房人人熟络,记账、算数也有了根底。后来程妈妈来问双翠阁的事,菊香咬死“什么也不知道”,把程妈妈气得半死。
    没想到,此时纪慕云却改了口风:“那怎么行?这里不是西府,上面有大老爷,有管事的六爷六奶奶,哪有我们要饭要菜的地方?真这么去了,岂不是丢了七爷的脸?”
    菊香明白过来,耷拉着脑袋应了。
    纪慕云还不放心,嘱咐“你去和丁兰、莺歌也说一声,我们初来乍到的,少出门少说话,程妈妈在呢!”
    提到程妈妈,菊香打个冷战,忙不迭应了。
    待菊香也去等饭,纪慕云拿起筷子,尝一口豆腐:素了点,味道过得去。
    怪不得,书里说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    她吃着饭,想起曹延轩,今日必定喝酒,昱哥儿吃的饱不饱?
    这个时候,昱哥儿正坐在八仙桌边吃一个椒盐鹌鹑蛋,在众人的喝彩声中,大口吞下肚。
    曹慷今年五十九岁,头发花白,脸庞清癯,眼皮耷拉着,眼神依然清澈,一句话,是曹延轩年老时的样貌。
    曹慷一生没有女儿,嫡子庶子加起来六个,长子夭折,次子、四子远在千里之外,三子、五子在金陵守业,身边只有最小的儿子,难免寂寞。
    今日见了嫡亲侄子,见了侄孙、侄孙女,曹慷老怀甚慰,笑呵呵地,问昱哥儿“跟伯祖父说,爱吃什么呀?”
    若问别的,昱哥儿或许不会理这位今天才认识的伯祖父,提到吃的,小子就来了劲,“我我我吃包子!”
    昱哥儿有个毛病,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,纪慕云和蓉妞儿日日逗他,最近会说句子了,就是有点结巴。
    曹慷笑得合不拢嘴,看看席面,干烧大黄鱼有刺,肘子只剩肥肉,又是荤菜,四喜丸子也是荤的,就把葱烧海参里的海参挑一根,又盛一勺焦熘鱼片、一只油焖大虾在小碗里,亲手放到昱哥儿面前。
    旁边石妈妈忙接过来,用调羹把菜和米饭拌匀。昱哥儿今日没吃零嘴,肚子空着,看大家都夸他,父亲也叮嘱“好好吃”,便一口口把一碗饭都吃光了。
    众人觉得这孩子有意思,用吃的逗他,曹延轩知道儿子的毛病,吃饱喝足就开始折腾,告诉孙氏“到外面玩吧。”
    孙氏和石妈妈福了福,把昱哥儿抱出正屋,到次间和蓉妞儿玩耍去了。
    众人注意力回到席间,曹慷问坐在身边的宝哥儿:“北边的菜,可还合胃口?”宝哥儿是头一回见伯祖父,放下筷子,恭恭敬敬地答:“伯祖父,孙儿爱吃的。”
    “不必见外。”曹慷慈祥地摸摸他头顶,看向曹延轩,“像你爹爹:你爹爹和你这么大的时候,日日抱着书读,你六伯还满地挖土呢。”
    满屋子人哈哈大笑,曹延吉两个儿子博哥儿齐哥儿笑得尤其大声,曹延吉女婿张铭憋得满脸通红,曹慷故去长子曹延英唯一的儿子、长孙涟哥儿微笑,曹延吉自己笑的前仰后合,大叫“爹爹,当着这么多人的面,我不要脸面啦?”
    这么一来,宝哥儿也不拘束了,捧着肚子大笑。
    堂屋另一边是女眷,席间新上了砂锅豆腐丸子,香喷喷地冒热气。一位穿松花绿绣彩蝶穿花褙子、浅蓝曳地裙的妇人亲手盛一碗,递给媛姐儿:“尝尝看,京城有名的砂锅居。”
    砂锅居招牌菜是砂锅白肉,今日西府三个孩子都在孝期,菜肴有荤有素。
    媛姐儿客客气气地,“谢过六伯母。”
    妇人姓范,曹慷同科的女儿,和曹延吉青梅竹马,感情甚好,成亲后生了一儿一女,如今掌着京城曹府的家务。
    六太太指一指男客席面,欢声道“伯祖父说的,你呀和你五姐姐、七妹妹一样,这里就是家里,不可和伯母外道。”
    席间还有曹慷长子曹延英的遗孀宋氏,长孙涟哥儿的媳妇郭氏,曹延吉两位女儿也在:玉姐儿是六太太生的,姐妹间排行第五,已经成了亲,今日回娘家陪伴远客;琳姐儿是曹延吉妾室生的,今年十三岁,圆圆的脸,大大的眼睛,是个可爱的小姑娘。
    玉姐儿斯斯文文地,对媛姐儿很热情:“就是的,六妹妹旅途劳顿,休息两日,过阵我再来,和七妹陪六妹妹到处走走。”琳姐儿仰着头,“瓷器厂有豆汁儿焦圈,南来顺有涮羊肉,和平门有全聚德烤鸭,六姐姐爱吃什么?”
    媛姐儿实话实说,“谢过五姐姐。我头一回来京城,七妹说的,我都没去过。”
    琳姐儿拍手笑道:“那好办,五姐夫带路,我们三个跟着就行了,五姐夫哪里都认识。”玉姐儿佯怒,“你姐夫又不是赶大车的。”琳姐儿吐吐舌头。
    姐妹两人嘻嘻哈哈,一看感情就很好,媛姐儿很是羡慕,对六太太多了几分佩服:不是所有的主母都能对庶女一碗水端平的。
    六太太问了珍姐儿“什么时候生,怀相可好”,又问“你五姐姐和大嫂子忙不完的家事,你七妹妹跟着博哥儿齐哥儿写字,六姐儿呢,平日做些什么?”
    大概,想给自己找点事做?媛姐儿便答:“以前在家里,也是读读书做做针线,这两年在学丹青。”
    琳姐儿拍手笑道:“好啊好啊,五姐姐画的也好,改日我们一起玩。”
    媛姐儿嘴上答应,心里有点忐忑,自己学的日子短,别被人耻笑。
新书推荐: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: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,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,你是认真的吗?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?游戏开始! 皇帝宠臣?不,我一身反骨! 扶桑剑心图